口头表达是一种公开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在演讲和辩论的过程中,表达者不可避免要面对众多的听众,如果自信心不足.就会在上场前出现情绪波动.甚至因怯场而放弃演讲和比赛。调整紧张情绪的办法有许多.但归根结底是培养自信心,使自己放松下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谈笑风生.挥洒自如。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素质会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心理素质存在差异并不说明后天的培养不可以提高表达者的心理素质。 提高表达者心理素质的方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 (一)减轻心理压力 表达者在上场前出现紧张是正常的。克服紧张心理的主要办法有:在上场前进行缓慢的呼气和吸气练习.放松情绪,分散注意力。上场前.表达者尽量不要和观众目光对视.但也不要将目光游离到视野的正前方以外的区域(用目光扫视观众席两侧墙壁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会给观众一种表达者心不在焉的感觉)。表达者在上场前应用目光直视观众席的正后方(用目光直视观众席正后方墙壁).此时表达者的目光要体现出一种随意性.同时辅以淡淡的微笑,情绪就可以平静下来。 (二)培养表现欲 有些人认为:要调整情绪.表达者上场就要规避观众。这种办法.对于初学者是有一些效果的。但从表达者的长远发展来看则是十分不利的。一味回避、靠分散注意力来化解压力。 只能是治标而不治本;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寻找压力的根源.提高自信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表达者在上场前可以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逐步培养自己的表现欲望。 (三)调整竞技状态 表达者在上场前出现紧张与运动员在比赛前出现紧张有许多相似之处。解决的办法就是调整竞技状态,具体地说就是尽快使表达者进入状态。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表达者应迅速摒除杂念,并且勇敢地与听众进行目光上和形体语言上的交流(如挥手等)。这样表达者在演讲前就可以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迅速进入状态。 (四)提高应变能力 表达者在表达过程中会不断接收到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如静寂、嘈杂、掌声、笑声、交头接耳等).而后进行判断、决策、调控、反馈。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决策、调控、反馈是一个复杂的处理过程。尤其在即兴演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意*件,对于这类突发事件的具体处理方法.后面将结合即兴演讲分析。 以上是由东莞新励成口才培训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如何提高表达者的心理素质全部内容。